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7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554篇
内科学   72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科学   200篇
综合类   673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01篇
  10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2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合并感染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因脊柱结核术后感染而再次手术的患者的资料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7~76岁,平均46.6±18.3岁,随访12~36个月,平均18.6±6.5个月,统计合并症、首次手术方式、致病菌种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植骨融和情况等资料,统计手术前、术后2周以及末次随访Cobb角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析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截瘫程度的变化,综合上述因素,评价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术后感染的疗效分析及相关风险。结果:18例患者中,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大肠埃希菌3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表面葡萄球菌2例,溶血性葡萄球菌2例,厌氧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阴沟肠杆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14例采取了单纯后路手术,4例采取了前后路联合的手术。手术时间为97~280min,出血量为100~1200ml。患者术前血沉45.6±25.8mm/h,CRP为38.3±42.0mg/L,VAS评分为6.3±1.5分,Cobb角为15.3°±6.7°;术后2周时血沉30.3±11.0mm/h,CRP为24.1±8.9mg/L,VAS评分2.4±1.2分,Cobb角12.6°±5.8°;末次随访血沉14.2±9.6mm/h,CRP为11.6±13.2mg/L,VAS评分为1.8±1.1分,Cobb角12.8°±4.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例ASIA B级患者术后恢复至D级、1例ASIA C级患者及4例ASIA D级患者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达到E级;有1例ASIA D级患者术后仍评为D级,但患者疼痛等症状明显恢复,生活基本自理。术后3~5个月植骨融合率100%。所有患者再次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脊柱结核术后感染的患者,经过充分抗感染、手术中彻底清除病灶、术后充分引流后,也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套管式长针属古代“九针”中“长针”的范畴,可祛深邪久痹,通过松解神经根,刺激相应区域的肌肉,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套管式长针深层软组织松解术依据中医学经筋理论和以痛为腧理论,属于古代针刺中的“经刺”“报刺”“恢刺”及“合谷刺”等范畴。通过针刺疏散瘀滞之气血,以通治痛。套管式长针弥补普通毫针刺激量小及松解类针具风险较大的不足,兼具针刺调衡、提插松解的双重作用。套管式长针深层软组织松解术对深层肌纤维紧张所导致的各类难治性疼痛类疾病疗效明显,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CT扫描影像表现。方法: 对2012年6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单纯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8例和同期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44例的CT扫描影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1) 68例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CT扫描影像表现中胸膜粘连62例(91.2%),胸膜有钙化者28例(41.2%),叶间裂受累22例(32.4%),胸腔积液12例(17.6%),包裹性胸腔积液8例(11.8%)。(2)44例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CT扫描影像表现中胸膜粘连30例(68.2%),未见胸膜钙化,叶间裂受累32例(72.7%),胸腔积液43例(97.7%),包裹性胸腔积液26例(59.1%)。(3)非活动性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CT扫描影像比较:胸膜粘连、胸膜钙化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30,P=0.002;χ2=23.737,P=0.000);叶间裂受累、胸腔积液、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2,P=0.000;χ2=68.548,P=0.000;χ2=28.301,P=0.000)。结论: 非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的CT扫描影像与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比较胸膜粘连、胸膜钙化的发生率高,胸腔积液、包裹性胸腔积液、叶间裂受累的发生率低。识别非活动性和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的CT扫描影像特点,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发现、早诊断是乳腺癌治疗的关键。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起重要作用,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乳腺钼靶X线摄影、超声、磁共振成像。近年来,数字化乳腺断层X线检查、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及乳腺磁共振波谱成像、灌注成像、扩散峰度成像等新技术、新方法逐步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同时,分子影像学及基于机器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飞速发展及应用,影像组学逐渐应用于乳腺癌诊断中,使乳腺疾病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效率显著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本文对目前乳腺疾病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结核病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然而,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存在疗程长、药物不良反应多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常导致治疗失败,故亟需可以控制结核病的新药或新剂型。装载抗结核药物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将抗结核药物主动或被动靶向到被感染的细胞或病灶部位内,杀菌的同时,还具有缓释给药、减少给药频率、减少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等优势。本文综述了纳米递药系统在结核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情况及前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应用生物电阻抗方法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干体质量,观察精确评估干体质量对MH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方法 40例MHD患者入选,24 h尿量≥400 mL,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确定干体质量,对照组临床评估干体质量。随访4个月,对比基线及随访结束的24 h尿量、体质量、平均动脉压、透析超滤量、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百分率,BNP、心脏彩超EF值、左室质量指数等以及透析相关急性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92.0±9.3)vs(96.5±8.5),P0.05];试验组BNP低于对照组[(280.3±410.5)vs(471.7±786.0),P0.05];试验组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649.2±289.3)vs(562.5±224.8),P0.05]。结论应用生物电阻抗技术精确评估干体质量,可延缓因过度超滤导致的尿量减少,对残余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能够改善平均动脉压。增加检测频率可能进一步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检测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血浆中VEGF、sVEGFR-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长期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98例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VEGF和sVEGFR-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长期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血浆中VEGF、sVEGFR-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没有相关性,但是多因素生存分析中,年龄、TNM分期和VEGF/sVEGFR-1比值是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血浆VEGF/sVEGFR-1比值与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相关,该比值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